地方政府积极响应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试点工作。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73%,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5%,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产值达到3万亿元。循环发展引领行动出炉 环境治理正式升级当前资源环境仍然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短板,资源约束偏紧、环境污染严重、产业布局不合理、政策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依然存在,必须认真研究解决。

我们认为,强力政策的出台,有望促进循环经济产业的快速成长,同样有望打破产业现有瓶颈,实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2015年循环经济推进计划》进一步明确了工业、农业、服务业循环经济体系建设任务,把循环经济贯穿到国家实施的重大区域发展战略中。近日,我国循环发展领域再次投下一颗重磅炸弹,2017年4月4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技部等14个部门日前联合印发《循环发展引领行动》,明确指出,到2020年,主要资源产出率比2015年提高15%,主要废弃物循环利用率达到54.6%左右。75%的国家级园区和50%的省级园区开展循环化改造。2017年5月4日,国家发改委和科技部等14个部门联合发布了《循环发展引领行动》,这为我国循环发展理念的持续推进再添有力引擎。
再生资源替代原生资源量达到13亿吨,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产值达到3万亿元十分罕见地是,环保部部长陈吉宁亲自带队参与了督查。第三,要实行园区化发展。
沿线各国应该加强日常跨境监管沟通协调,协助解决双方银行业机构在开展绿色金融业务中遇到的政策障碍。如何克服上述难题、迎接挑战呢?互联网+筑平台中国-东盟(上海合作组织)环保合作中心副主任周国梅为了保证一带一路共建、合作成果不受生态环境问题干扰,中国-东盟(上海合作组织)环保合作中心编制并发布了《一带一路生态环境蓝皮书--沿线重点国家生态环境状况报告(2015)》,对沿线26个国家和地区的基本概况、环境管理制度、水环境、大气环境等相关环境保护问题、国际环保合作等方面情况进行了分析整理,就生态环保支撑和保障、区域和双边环保合作机制等进行初步研究并提出了建议。绿色金融可以通过影响项目的投资和回报,为企业提供有效的环境风险量化工具,改善企业环境与社会风险管理水平,提升企业竞争力。第二,每个参与一带一路战略的企业都要制定绿色低碳发展规划,按照循环经济理念设计企业的发展战略、生产流程、营销模式、企业文化,鼓励龙头绿色低碳企业走出去,中小企业要主动向绿色品牌企业靠拢,形成绿色低碳企业集群,打造国家级绿色品牌企业和一带一路走出去的航空母舰。
中国银监会政策银行部主任周民源目前,中国银监会牵头搭建了绿色信贷国际交流合作平台,成立了新兴市场绿色信贷跨国工作组。同时,差异也体现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之间,两者存在的问题特点不一样,也需要分别对待。

这个工作组包括12个国家的银行业监管机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蒙古、孟加拉、老挝、泰国、越南都参与其中。沿线各国应建立有效的双边或多边监管合作机制,进一步加大力度,完善机制,提高覆盖面。一带一路涉及国家和地区经济总量大,发展差异也很大,比如欧洲国家和亚洲国家之间的发展差异。因此,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需要高度重视环境和社会风险问题。
第一,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中,国家应该制定专门的绿色发展规划和方案,明确要求所有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企业在当地投资建厂、生产产品,都要满足绿色低碳的标准,做到绝不把污染项目带出国门。中国在过去的发展中已经承受了非常大的环境污染压力。看看大咖们是怎么理解的。在此基础上,一带一路生态环保大数据服务平台网站正式启动,该网站将成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信息共享的重要窗口,发挥环保国际平台的作用,为沿线国家开展生态环保合作提供强大的信息支撑,助力于绿色发展。
环保部环境规划院副院长王金南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特殊差异带来诸多挑战记者近日采访时了解到,截至4月底,该县220台燃煤小锅炉拆除清零,100多家散乱污企业停产整顿,从源头上减少了污染排放。

现在县委书记直接盯环保已成为基层环保工作常态,不过从督察过程来看,一些问题确实是以往不受重视、被忽视的,需要进一步重视和解决。据悉,第三批7个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于4月24日至4月28日陆续对天津、山西、辽宁、安徽、福建、湖南、贵州等省(市)实施督察进驻。
督察工作将以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的形式,对省区市党委和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开展,并下沉至部分地市级党委、政府部门。督察组不仅受理群众来电来信举报、进行督办和抽查,还在石家庄、保定、邯郸、邢台和唐山等地开展下沉督察。其中,涉及科级及以下干部431人、企业主要负责人7人、企业其他管理人员12人,给予党纪政纪处分294人、诫勉谈话117人、免职或调离10人,移送司法机关5人。2015年7月,中央深改组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环境保护督察方案(试行)》,明确建立环保督察机制。经梳理合并重复举报,督察组累计向被督察地区交办转办9194件。一些河流水库水质恶化明显,部分区域环境质量急剧恶化,环保压力传导层层衰减,监督检查流于形式4个月后,督察结果横空而出:河北省对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视程度和工作力度,与中央要求和群众期盼仍有较大差距、省委原主要领导对环境保护工作不是真重视,没有真抓等等,这是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向河北省反馈督察意见时提到的部分问题。
针对一些环境问题在不同地区反复出现,压力传导不到位、措施落实不到位的情况长期存在,今年4月初,环保部从全国抽调5600名环境执法人员,对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确定2+26城市开展为期一年的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督察。尽管河北已经过中央环保督察的洗礼,但在廊坊、石家庄等地的督察现场,一些企业面对环境应急响应,仍然顶风生产,并有偷排漏排现象发生。
至此,中央环保督察已覆盖23省份。随着第三批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工作全面启动,中央环保督察已覆盖23省份,阶段性的督察成果也于近日公布。
河北省沧州市环保局副局长庞胜军表示,中央环保督察像一把利刃,力度很大、揭出了很多尖锐问题,确实让人警醒,很多企业都有了压力和危机,对基层环保工作来说,是一次全面梳理本职工作、查漏补缺的有利契机,期待新一轮环保督察力度不改。环保工作不再是夹生饭随着吊车轰隆声响,河北省邢台市清河县宏业公司一座小燃煤锅炉被拆除,清河县的燃煤锅炉清零行动正式启动。
截至5月9日,7个督察组共收到群众举报14479件,其中,天津1431件,山西1236件,辽宁2537件,安徽1587件,福建2847件,湖南3037件,贵州1804件。至此,此次中央环保督察已历时一年多,范围广、时间长、力度大,被称为我国环保有史以来、国家层面直接组织的最大规模行动。回顾过往,中央环保督察揪出的问题扎实,问责严厉,对地方政企产生了极大震慑作用。同时,方案首次提出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这意味着地方党委将与政府一道接受监督,督察结果将作为领导干部考核评价任免的重要依据。
此外,他们期盼:一是在形式上,有更多部门参加督察组,国家层面上对口按职能督察下一级的履职尽责情况,这样能让环保督察更专业、效果更明显。不仅是河北,中央环保督察所到之处,都容不得一点藏污纳垢。
此外,还应进一步强化环保体系建设,培育公民的环保意识,增强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组织等参与环保的主动性,突出环保督察的奖惩机制的落实。据了解,针对中央环保督察组移交的问题线索,河北省专门成立了调查问责工作领导小组、对487名责任人严肃问责。
7省市边督边改,已问责1278人。广西因职能部门怠于履责、弄虚作假被挖出了真相,中石油宁夏石化公司非法倾倒石膏、偷排污水等无视环保、违规违建的情况也被迅速彻查。
杜金海说,目前环保督察工作已经基本实现常态化,各级政府和地方企业理念上有了大幅度转变,而要让问题得到不折不扣的落实整改,压力传导还需要延续。河北省沙河市环境保护局局长杜金海认为,环保工作过去在不少地方都是夹生饭,中央环保督察由于层级高、实行党政同责,更重视督察结果的处理和追究人员的问责,让各级政府思想认识层层传导,撬动现行环境保护诸多僵局的杠杆,这才有了清河县这样的自查自治行动。2016年,中央环保督察覆盖了16个省(区、市),受理群众举报3.3万余件,立案处罚8500余件、罚款4.4亿多元,立案侦查800余件、拘留720人,约谈6307人,问责6454人。环保督察成利刃5月11日,国家环境保护督察办公室公布,正在7省市进行第三批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的7个督察组已完成第一阶段省级层面督察任务,正式进入下沉督察阶段。
针对近日此役再出发,《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发现,基层干群在期待环保督察力度不减的同时,也期待督察内容和形式进一步深化,相关工作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专业化。包括河北省在内,被中央环保督察组点名的各个省份均在着力解决中央环保督察中发现的各项问题。
二是在内容上,要发现新问题,也要解决老问题,已发现的一些问题是长期以来积累的问题,应作为重点抓住不放,把短板补齐。2016年11月底至12月底,第二批中央环保督察组进驻北京、上海、重庆、湖北、广东、甘肃、陕西等7省市。
到5月7日,督察组共督察8447家企业(单位),发现5594家企业存在环境问题,约占检查总数的66.2%。2015年底,中央环保督察在河北拉开试点帷幕中央环保督察组与26名省部级领导干部及12名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个别谈话,对省委、省政府18个有关部门进行走访问询。 |